張弛有度 春風化雨
疼愛學生 心細三分
瀘縣梁才學校 何文良
“棍棒下出孝子”,“黃金棍下出好人”。幾千年來,中國人都將它作為教育孩子的至尊至圣的道理。往往在古書記載中,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,老師教育孩子時就應該是一副文縐縐,原則性強,對學生有錯必罰的“高冷”形象。但是在今天,一個極具浮躁,張揚個性,家家孩子都是龍鳳的年代,一味的嚴格顯然不再適合教育的發(fā)展,也不有利于孩子的自由快樂健康的成長。那么,作為新時代的教師,梁才的班主任,我們該如何來管理班上的日常學習生活呢,怎么與孩子們相處,他們才能敬畏我們信任我們呢?
我目前總結(jié)了一下:張弛有度,春風化雨,疼愛學生心細三分。
“茍不教,父之過,教不嚴,師之惰。”教師的威嚴是必須要有的,不能因為現(xiàn)代教育提倡“愛”、“夸”就放棄了嚴格要求。初到梁才,我也用了很多的規(guī)規(guī)矩矩來約束剛步入初中的8班孩子,希望能給他們一個下馬威,讓他們都怕我,服從我。剛開始,在教室、操場、食堂、寢室、農(nóng)場,有時甚至連廁所,都能看見我“照顧”孩子們的身影,所以初期,效果還算不錯,孩子們基本上能融入高強度的初中生活。也許是我柔情,是我心軟,更是我的懶惰,往往孩子們犯錯后,我不想嚴肅的處理,去懲罰他們,就經(jīng)常以一種“圣人”的模樣,“語重心長”的教育犯錯的學生,等到他們表演出“幡然醒悟”的樣子,我就滿意讓他去學習了。當我在家長們所謂的“負責的好老師”,“好想也在你手下重讀一下初中”的贊譽中沾沾自喜的時候,我們班龐棲銳同學不經(jīng)意的一句話,給了我當頭棒喝,讓我如夢初醒。那天班團課上,我正在講如何做一名文明的中學生,講到了這么一句話:“對學生嚴格的老師,才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師”。“那何老師可不能算好老師哦!”雖然龐棲銳同學的這句話說的很小聲很小聲,但當時每個字都像一根根鋒利的小針扎進我的心里。回到辦公室,我泡了一杯茶,抱著茶杯靜靜的想了一節(jié)課,的確有些細節(jié)的地方做的不夠好,不夠嚴厲。于是,為了我“亦師亦友、嚴師慈父”的形象,我開始將班規(guī)里處罰的規(guī)則落實,該寫檢討的寫檢討,該掃地的掃地,該請家長的請家長,當然,龐棲銳同學因為考試亂寫亂畫,不遵守學校很多紀律而請了家長。通過一系列的補救措施,班上學生基本上在生活中玩笑的時候都能和我談心,在對課堂學習一絲不茍的時候嚴肅認真,我的內(nèi)心好過了很多。
張弛有度,寬嚴結(jié)合,把老師的愛像春雨一樣慢慢的浸入學生的心里,他們是能感覺得到的。我們不但要愛學生,也要知道該怎么愛學生,心細三分,更容易找到學生的心靈所在,方法對了,必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梁才是一個高大上的學校,很多鄉(xiāng)鎮(zhèn)的孩子來到梁才生活一段時間后,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變化,衣著從樸實到光鮮,行為從拘束到動如脫兔。張海濤同學,一位來自毗盧鎮(zhèn)的農(nóng)村小孩,吃苦耐勞,樸實無華,這是他在我心中第一印象。最近一段時間,我發(fā)現(xiàn)張海濤同學和幾個女同學走的較近,并且衣著不規(guī)范,總是喜歡把褲腳高高的卷起來,像是長大了的孩子褲子不合身一樣。也許這樣的打扮他覺得更潮,也許這樣的行為他覺得更有個性,也許這樣的學習生活他覺得能在班上找到存在感,所以,我多次提醒后,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。于是在一個寒冷的晚自習,我將張海濤同學叫到了辦公室,準備和他詳細的交談一番。當張海濤一搖一晃的在辦公室門口喊報告的時候,我正在看QQ空間,忽然我靈機一動,與其給他一番大道理的講授,不如讓他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變化和缺點。于是我打開了我們班級的相冊,將張海濤才到學校時候的那些照片一一的找出來,展示在我的屏幕上,再用手機將現(xiàn)在他的收拾打扮照下來,都一并給他看,讓他談談自己的感受。這時,我看見他的表情有了明顯的變化,從剛開始有些輕佻的表情,慢慢變得凝重。這個時候,我就問他的來梁才學習的初衷,他的目標,他的計劃,以及我對前后期張海濤同學的看法。很明顯,這個時候,我們兩師徒都找到一個共同的觀點,大家都喜歡初到梁才的張海濤,因為在他身上,我們都看到了一種積極、一種純潔、一種陽光。而現(xiàn)在他的狀況,我沒有過多的去批評,簡單兩句話就帶過了,讓他自己去感悟。10分鐘左右的交談,換來的是下課后,我收到一份他自發(fā)寫的自我認識,文章洋洋灑灑,字跡干凈整潔,格式正確,內(nèi)容深刻;換來的是上課認真,衣著整潔規(guī)范,正常與同學交往;換來的是他再次看我時堅毅的目光,以及渾身重新煥發(fā)出以前的那種純潔、積極、陽光的氣息。
閑下來時,我也在思索,如何行之有效的去當一個班主任,去管理一個班級。驀然回首這小半年光景,始終覺得教師要先正其身,張弛有度的管理,才能有一個恰當?shù)慕逃恢?。教育孩子關愛學生的方法有許許多多,我們應該先去深入了解學生,找到他們內(nèi)心的需要與歸屬,然后才能觸動到孩子們的心跳。
春風化雨時時有,心路玲瓏每每高。只要老師把關愛用對了地方,那這些情感就會慢慢浸入孩子們的心田,澆灌著這些充滿生命力的種子,最終桃李必會芳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