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“無知”的語文老師
□袁燕莉
古人對老師的定義是“傳道授業(yè)解惑”者,傳道、授業(yè)、解惑無不強調(diào)老師的主體施動作用,學生成了理所當然的被動接受者。然而,隨著世代的進步,尤其是新課改的實施,學生的主體作用愈發(fā)重要。在我們的印象中,語文老師當是滿腹經(jīng)綸、口吐蓮花的飽學之士。在我任教語文幾年來的探索中發(fā)現(xiàn),做一名“無知”的語文老師收到的教學效果往往會更好。
一、做“不會識字”的語文老師
對初中學生來說,識字仍是學習語文的一項最基本能力。剛從事語文教學時,我很樂意當學生的“搜索引擎”,“老師,這個字怎么讀啊?”“這兩個形近字怎么區(qū)別?。?rdquo;“這個詞語的意思是什么?。?rdquo;諸如此類的問題,我都會不厭其煩地一一解答。慢慢地,我發(fā)現(xiàn)這些毫無“科技含量”的問題越來越多,學生們開始習慣于有事問老師、動口不動手,形成了懶惰和依靠思想。意識到這個問題后,我立即要求學生每人自備一本《漢語大辭典》,開始了“無知”教學嘗試。在學生面前,我永遠不知道“這個字怎么念”“這個字的讀音是平舌還是翹舌”諸如此類問題的答案。一兩次的請教遭遇“碰壁”后,學生們慢慢學會了“自己動手、豐衣足食”。遇見不認識的字詞,他們會第一時間翻字典、詞典、上網(wǎng)查詢,或者與同學一起討論,實在解決不了時,我再和他們一起解決。“不勞而獲”的知識很容易遺忘,而通過辛勞掌握的知識,記憶會更加深刻、牢固。
二、做“一知半解”的語文老師
語文是百科之首,包蘊萬方、外延寬泛。不僅“文史哲不分家”,天文、地理、時事、社會百科等都與語文存在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。學好語文,靠課堂學習掌握書本知識只能算合格,要想語文成績出類拔萃,必須博覽群書、海納百川,需要在課后下十倍、百倍功夫。課外拓展閱讀是學習語文的有效途徑,為調(diào)動學生課后閱讀的興趣,我在課堂教學時會故意點而不評、引而不發(fā),設(shè)置一些懸念吊足他們的胃口。教學《秋天的懷念》時,為了引導(dǎo)學生課后閱讀史鐵生作品,我在課堂教學中多處引用《合歡樹》與《我與地壇》里的精美語句,課后,很多同學都去閱讀了《合歡樹》、《我與地壇》等史鐵生作品。教學《金色花》時,我盛贊泰戈爾在亞洲文學史上的地位,講了泰戈爾對冰心詩歌創(chuàng)作的影響,引導(dǎo)學生將泰戈爾的詩和冰心的《繁星》《春水》比較閱讀,自然而然與教材上的“名著導(dǎo)讀”結(jié)合了起來。“學起于思,思源于疑。”思維常由疑問開始。在課堂教學中,我讓學生根據(jù)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大膽質(zhì)疑,“無知”的我不會急于告之答案,而是引導(dǎo)學生“自問自答”,學生自己提出問題,并合作解決問題。這樣,更加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,提高學習效果。巧妙地將一些知識點作為“誘餌”,學生一定會樂意“上鉤”,學生“上了鉤”,學習語文的思路和眼界就豁然開朗了。
三、做“授生以漁”的語文老師
有人說,當學生把老師所教的知識全部遺忘后,還能記得老師上課時的風采,這樣的老師和教育就是成功的。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不在于口若懸河、聲嘶力竭給學生傳授了多少具體知識,而是教會了學生多少語文的思維和語文學習的方法。古人說,“師傅領(lǐng)進門,修行在個人。”作為語文老師,“領(lǐng)”比“授”更重要。“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”,教學語文,重在對學生的啟發(fā)、啟迪,學生掌握到了學習語文的方法、技巧,學好語文便不是什么難事了。通過有意識的培養(yǎng),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在閱讀理解、病句修改等難點上都會用我所教的思維和方法對癥下藥,收效也是很好的。
“無知”是一種教學方法,是有意為之的偽裝,是激勵、引導(dǎo)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方法。通過這些故意的“無知”,充分調(diào)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,讓學生實現(xiàn)自主學習。如同我們小時候父母教我們走路一樣,要適時放開手。放手,是為了更好地站立。語文老師的“無知”,是為了學生學會“多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