瀘縣佳泰路彩虹橋西500米處
      +0830-8183199
      當前位置:> 培訓中心 >> 校本研修
      論影響初中英語課堂效率的非語
      2016-11-7    作者:lxlc    點擊數(shù):1137

      論影響初中英語課堂效率的非語言因素

      鄭春梅

      初中英語課堂是知識性強,課堂架構清晰,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課堂。這樣的課堂,除了教師語言因素至關重要意外,教師在課堂中的非語言因素也不容小視,其中包括教師肢體語言、教師儀表以及教室環(huán)境等。然而,由于教育體制的不完善,以及社會對于英語教育的不夠重視,導致了非語言因素成了現(xiàn)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常被忽視的對象。作為21世紀的一名初中英語教師,我們有責任不斷提高自己這方面的素質(zhì)。本文就將從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視角,探討非語言因素對初中英語課堂效率的影響。

      1. 教師肢體語言

      教師的肢體語言,是指經(jīng)由身體的各種動作,從而代替語言以達到溝通目的。廣義上來說,肢體語言還包括面部表情在內(nèi),狹義上來說,肢體語言只包括身體與四肢所表達的意義。

      我們知道,肢體語言是可以表達情緒的。我們所使用的很多動作都有其特殊的含義。諸如鼓掌表示興奮,頓足代表生氣,搓手表示焦慮,垂頭代表沮喪,攤手表示無奈,捶胸代表痛苦等等。當某一個人以此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時,其他人也可由之辯識出這個人用其肢體語言所表達出來的情緒。那么,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肢體語言是如何發(fā)揮作用的呢?簡單舉個例,當我們在教授play football/ play football/ watch TV/ go swimming…..一系列動詞短語時,復雜的語言闡述當然也能教會學生,但是我們面對的是初中生,他們有了一定的生活知識積累,課堂上過多的語言闡釋,反而使其覺得枯燥乏味。這時,如果老師能夠熟練的運用其肢體語言模仿以上動詞短語,學生便可憑借自身生活經(jīng)驗獲得正確的信息,而且由于肢體語言形象生動,學生記憶也相對比較牢固。再比如,當老師在課堂上正系統(tǒng)地講解知識時,發(fā)現(xiàn)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,這時教師可以通過眼神來提醒學生,而不是中途打斷教學,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。這樣既保證了教學的完整性,同時,有效地利用了課堂時間。

      如上所述,教師的肢體語言是教師最形象,最直觀的一種表達方式,親切的目光,輕松的表情,含蓄的微笑等都是教師的有效輔助教學手段。一堂高效率的英語課,如果只是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解,而沒有配以肢體語言進行輔助說明,學生累,老師也累。一堂不形象不直觀的英語課會是什么效果,可想而知。

      1. 教師的儀表

      眾所周知,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,孩子們年幼的眼睛更喜歡看到歡快、陽光、鮮艷的元素。教師站在三尺講臺上,即使不說任何話,不做任何動作,也會對課堂產(chǎn)生一定的影響,而這些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就包括教師的儀表。儀表的含義非常廣泛,其中包括服飾、妝容、發(fā)型和配飾等等。在平日的生活中,我們都知道,穿著是要講究時間、地點、場合以及目的,比如,朋友結婚,我們不可能一襲黑衣出席婚禮,再比如爬山,我們不可能長裙加高跟去爬山。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,尤其是在面對初中生教學時,什么樣的儀表才是得體的呢?

      師者,傳道授業(yè)解惑矣。教師教學過程主要是傳授知識,其衣著應該簡單,大方,樸素。過于復雜和花哨的打扮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也就是說,課堂屬于正式的場合,對教師的衣著提出了更高、更加嚴格的要求。教師的衣著不宜暴露,這樣不但不合時宜,而且對教師的形象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損毀,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。另外,教師還要盡量減少配飾。除必要的配飾,如眼鏡等,其他的任何配飾幾乎都是不必要的。當然,與課堂有關的特別設計除外,如教師在服裝類單詞時,如cap/ glove/ sunglasses/ scarf……時,為了特別的情景設置,把這些作為配飾穿戴,既形象直觀,又能充分吸引孩子的興趣。 其次,女教師妝容應該以簡單大方的淡妝為主。曾經(jīng)就有過這樣的討論:教師是否應該帶妝上課?結果是各執(zhí)己見,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我認為女教師在以簡潔大方的淡妝上課最為適宜,因為不化妝,看上去多少有些精神不振,畫一點淡妝,學生也喜歡,自己心情也舒暢,何樂而不為呢?

      1. 教室環(huán)境語言

      教室環(huán)境語言包括教室環(huán)境布置、座位安排以及時間觀念等。教室環(huán)境中的亮度、溫度和墻壁主體顏色,教室文化墻的布置等因素都會對學生情緒產(chǎn)生影響。我校很重視每間教室的文化布置,要求老師發(fā)揮想象,選擇適合本班班風的教室主題,如我任曾教的3、4班則選用40朵茁壯成長向日葵代表班上40個學生,并為其取名為“花兒朵朵”。另外,我們還在墻上布置了各類表彰區(qū),如禮儀之星、紀律之星、勞動之星、美習之星、學習之星等等??傊?,爭取做到“讓每一面墻壁說話”,充分發(fā)揮環(huán)境對學生的教育感化作用。

     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, 沒有大量的語言操練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語言知識的, 也就更談不上掌握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了。所以座位安排作為課堂上人際關系的重要標記, 應著重考慮如何為師生、生生交流提供更多的機會,我校所有的班級采用的小組合作式的座位安排,就為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提供了很大的空間。另外,時間觀也是課堂環(huán)境語言的重要方面。正常的教學活動時間的實現(xiàn)需要師生的通力配合。教師應有效利用課堂時間, 按時上課, 不拖堂, 保證學生用最少的時間有效率的學習, 不搞疲勞戰(zhàn); 學生則應按時到堂, 即使遲到也悄悄走進, 靜靜坐下, 迅速進入學習狀態(tài)。因為面對的是比較貪玩的初中生,有可能上課鈴聲響了,還對課間戀戀不舍,為此,我校采用課前三分鐘先靜息的方式,讓學生先靜下來,然后教師再進行課堂教學,這樣既可以緩和學生情緒,把學生注意力由課下轉(zhuǎn)移到課上,又有利于教師進行正常的課堂教學,提升課堂效率。

      結語:本文就非語言因素,即教師肢體語言、教師儀表以及教室環(huán)境語言對初中英語課堂效率的影響進行分析,旨在提升英語教師在這方面的素質(zhì),做到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相結合,打造高效、輕松的英語課堂。

      參考文獻:

      1. 陳文娟,唐敏:非語言交際與外語教學[J].理工高教研究,2007(4).
      2. 戴雪芳:非語言因素與應閱讀教學[J].黑龍江生態(tài)工程職業(yè)學院學報,2007(1).
      3. 鄧炎昌,劉潤清:語言與文化[M].北京: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,2000:164.
      4. 龔頻:非語言因素在外語教學中的運用[J].考試周刊,2008,(10).

      備案序號:蜀ICP備14029754號-1 投訴電話: 010-66092315、66093315 監(jiān)督舉報郵箱:12391@moe.edu.cn | COPYRIGHT 2014 瀘縣梁才學校版權所有 成都市永風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支持
      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舉報中心        四川省互聯(lián)網(wǎng)舉報中心
      国产精品久久艹,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观看中文字幕,视频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,中文 无码 人妻